匯聚骨科菁英 共探學術前沿 花園田氏醫院承辦2025年金華市醫學會骨科分會學術交流會
匯聚骨科菁英 共探學術前沿
花園田氏醫院承辦2025年金華市醫學會骨科分會學術交流會
8月16日,2025年金華市醫學會骨科分會學術交流會在花園田氏醫院召開。作為浙中地區骨科領域的年度盛會,此次會議吸引了全市骨科專家、臨床骨干及相關領域學者百余人齊聚一堂,圍繞骨科診療技術創新、學科建設及醫保政策銜接等熱點議題展開深入探討,共同擘畫金華骨科發展新藍圖。
花園田氏醫院黨支部書記、院長周巧旦代表此次會議承辦單位介紹道,自2006年12月建院以來,花園田氏醫院始終堅守“精骨科、大綜合”的發展定位,以“收一個病人,交一世朋友;做一例手術,出一個精品”為核心理念,在脊柱微創治療、關節置換與翻修、手足顯微修復等領域形成顯著技術優勢。作為浙江省二級甲等骨科專科醫院,花園田氏醫院近年來通過投入巨資,升級引入北上廣大醫院同級別的德國西門子3.0T磁共振等高端醫療設備,結合縉云田氏傷科百年傳承與現代醫學技術,年完成各類骨科手術超3000例,為區域百姓提供了高質量醫療服務。
金華市醫學會秘書長嚴振有深度契合當下時代趨勢,為金華市骨科發展點亮“航標燈”。他認為,當前骨科領域正面臨老齡化社會帶來的疾病譜變化與技術革新的雙重挑戰,需以學術交流為紐帶,推動臨床規范化與技術創新融合發展。而名譽主任委員吳恙、主任委員林平從專業角度為金華市骨科發展明晰路徑,凝聚起共促骨科學科進階的強大合力,助力金華骨科整體水平提升。主題報告環節,金華市醫療保障中心副主任施曉蕾圍繞“金華市醫療保障政策解讀”展開分享,為骨科臨床工作銜接醫保政策提供了清晰指引;金華市中心醫院醫療集團醫保辦主任張紅怡則聚焦“骨科醫保管理分析”,深入了剖析骨科診療中的醫保管理要點,引發了與會者廣泛共鳴。
專科技術交流環節中,花園田氏醫院三位學科帶頭人分別分享了臨床實踐經驗:業務副院長、脊柱軀干外科主任陳葉海以“復雜頸椎疾患手術方案選擇”為題,結合3D打印導板、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等技術,闡述了多節段頸椎管狹窄、寰樞椎脫位等疑難病例的個性化手術策略,強調“微創化與穩定性并重”的治療原則;手足顯微外科主任譚延曦通過“前臂擠壓傷一例匯報”,展示了急診清創、游離皮瓣修復及術后功能康復的全流程管理,其團隊采用股前外側皮瓣移植技術,成功為患者重建血運與軟組織覆蓋,避免了截肢風險,體現了顯微外科在創傷救治中的關鍵作用;關節外科主任張躍正圍繞“固定平臺單髁在膝關節單間室骨關節炎的應用”,結合近3年50余例臨床數據,對比分析了單髁置換與全膝置換的療效差異。研究顯示,單髁置換術患者術后2周膝關節活動度恢復率達90%,住院時間縮短30%,顯著提升了患者滿意度。
時值“8?19”中國醫師節前夕,會議特別設置節日慶祝環節,向全體參會醫務工作者致以敬意,并為骨科分會委員頒發聘書,還召開全體委員會議,總結過往工作,部署下一階段計劃。會后,專家們親臨病房,探討研究特殊病例,開展多學科會診,現場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對病人進行康復指導。
精術濟世,初心如磐。此次學術交流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金華骨科同仁搭建了技術探討與經驗共享的平臺,更通過政策解讀與臨床實踐的深度融合,為區域骨科診療水平提升注入新動能。大家紛紛表示,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持續強化專科建設,推動骨科技術創新與醫保政策協同發展,為浙中百姓提供更優質、更精準的醫療服務。